9/28/2008

La Mercé_08

Every year, Barcelona says goodbye to the summer with its Grand Festival. This year, the celebrations will last for more than a week: from 19 to 28 September. During these days there are more than 600 events planned, combining musical tradition, street shows, dance, theatre, cinema, circu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sports.



In short, ten days of culture and celebrations for everyone. Here we present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activities in this extensive programme.












Barcelona在每年的九月中旬左右,都會舉辦維持一周的 Mercé慶典,因此 Mercé提供了一連串的地中海音樂.



還有在 barceloneta beach連續三天晚上十點都會有10~15分鐘的 Firework Displays,今年有 France、Extremadura、Uruguay,而最經典的30分鐘以上的音樂煙火秀及彩色噴泉當然是安排在 Avinguda de la Reina Maria Cristina的節日當天夜晚,水跟搖滾樂及煙花放不停的看到目瞪口呆,後面的十分鐘全部聚集的人都點上一隻隻的小仙女棒,另外慶典中不能少的音樂會,會分布在哥德區各大廣場,不同的廣場以不同樂風呈現,於07年時 在 el Portal de la Pau的活動就有 Rauxa, Gertrudis, Ai Ai Ai, Barrio Negro, Los Fulanos & Los Menganos 和受邀藝術家 Los Manolos...最後 BCN 還會將這些錄製成ㄧ張CD,每日都有去不完的活動,最瘋狂的 The Fire Run,跟 Taiwan台南鹽水瘋炮有得拼,我們也去參加摟,一堆頭戴著角的小惡魔拿著旋轉炮,還有長相很醜的巨龍身邊掛著炮竹向前衝,(大家都把最爛的衣服穿出來頭戴帽子綁著領巾也些還帶氧氣罩及護目鏡,太瘋狂了).

而最溫馨的便是大人偶的遊行,有 國王皇后,王子公主及一些Catalunya的傳統人民的裝扮之人偶,相當的有趣,So節慶中有幾天電車是通宵的, La Mercé 真是太棒啦!











http://www.bcn.cat/merce

7/17/2008

La caféteria de Buenas Migas.......muy buena


於Barcelona的老區 metro de Jaume1 的附近有一家舊建築改建的咖啡廳Buenas Migas,還沒進門口就能聞到一陣撲鼻而來的麵包香及很香醇的咖啡餘味,櫃台前方總是擺滿令人口水大量分泌的tarta(扎實的餡餅類 _不外乎就是料多味美好實在)、 focaccia(很像pizza上面撲滿了起士或是蔬菜加上肉或是燻培根加上味道狠重的羊起士等等)、ensalad、 pastel(很甜的蛋糕)、magdalena(小蛋糕)、 croissant(大牛角麵包),櫃台上方放了很多的自製果醬,看起來狠可口,咖啡香是引領我進入的主因,於是當然來杯 latte好大一杯(也要1.85歐ㄟ).















選了一個好位置可以relaje(relax) 一下,木頭製的小桌子搭配白色的磚牆,其中還保留舊建築的結構石材,於玻璃外是來往的人潮,也形成在大教堂的前景!



















http://www.buenasmigas.com/

7/12/2008

爵士初體驗 BCNés JAZZ


這是繼9年前那場音樂盛會之後 ,在BCN的另一場小型的音樂會 ,是於07年底的第39屆JAZZ音樂節中的一場 ,我們選了一位歐洲JAZZ鋼琴家 Bobo Stenson Trio 的這場 ,過程中還搭配了他的兩位好友 ,一以大提琴 ,另一為打擊鼓手........其中主從交替多樣 ,演奏過程高潮迭起 ,當然要搭配一杯冰涼的啤酒 ,更入其音樂情境喔 !

演奏會場有像高級的PUB場景 ,當然有吧台飲酒區 ,即不同的座位級別 ,雖然我們是買一般區 ,但是我們在很靠近演奏區的位置 ,SO.......相當有臨場感喔 !


























Voll-Damm 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Jazz de Barcelona

http://www.theproject.es/

5/18/2008

加泰隆尼亞之聖山 原是聖家堂的發想概念

Montserrat(蒙瑟拉)山是Cataluña(加泰隆尼亞)區最神聖的宗教殿堂 ,也稱之聖山 ,其在Barcelona的Sagrada Familia(聖家堂) ,這神聖家族教堂是Antoni Gaudi(安東尼 高第)最偉大的作品,他把一生中的43年都貢獻在作品上 ,其設計靈感就來自於Montserrat山區的奇特山岩 .

其Monestir de Montserrat(蒙瑟拉修道院) ,其修院整個受這奇山岩下所環繞 ,於1811年與法國戰爭時幾近全毀 ,至1844年重建後成為Cataluña區文化的指標 .



當天是個良時吉日正有新人在此請上帝見證他們彼此的愛 ,SO.......於內院的洗禮堂前迎娶 ,祝福他們.




















其修道院之建築群包括商店,咖啡廳和旅館 .可由克雷廣場(Plaza de la Creu)乘坐電纜車到聖洞(Cova Santa)及聖荷安(Santa Joan)之隱修所 .
從祭壇上望去 ,將會看到一尊La Moreneta(黑面聖母) ,這是Cataluña區的守護神 ,其會有很多的朝聖者去觸摸它手上的木珠 (與台灣的黑面媽祖有些類似喔) .





ㄏㄏ......SO ,我也要在這神聖的聖山的修道院中 ,來個祈禱及點燃希望之火(光明燈) ,但....蠟燭是要給上帝一點小費的喔.




而在我們一行人於聖山中穿梭 ,至我們所鎖定的標的物時 ,確有似消防員之身型與我們同進 ,後來又發現空中有盤旋物 ,在詢問之後 ,得知他們正要去搶救一攀岩人員.......慶幸的 ,救到了!






[ Plaza de la Creu ]

4/24/2008

從心靈出發.....在西班牙起飛


從起飛之後 ,來到這二度相遇的國度Spain(España)
前後之間發生了許多事.......
其事......一直讓我無法寬心及心靜整理思緒.......
只是充分的把生活及課業的瑣事完成..........
想著想.....也在邁向理想的路上過了半年多........
哈.......應該 happiness(felicidad)一些........So
所謂 [ 上帝的歸上帝 ,凱薩的歸凱薩 ]
讓我向前走吧.............Gate G5



3/22/2008

於文化場域中之生成

時 與 光
在西元前753年羅馬的權力核心,於今義大利的羅馬萬神殿,當光線從屋頂上的圓洞撒下時,便成為米開朗基羅口中的「天使之光」,這光有如神光般的將整個神殿洗禮過,在裡面的人們也如同被上帝以這光清洗過一樣,在這超大尺度下,也如同被這束光給吸上去。在威尼斯的聖馬可王宮裡的牆面與圓拱屋頂的光澤甚至比純金屬更華麗,幾乎顯露著像被切開的黃金般。薄的玻璃外層可消除淺薄和中性本質的面之反射,這適用於大多數磨光的金屬,而且它的透明層次扮演著像蠟般外表面的薄膜,不僅可容納直接發射的光,且引起光射漸漸的遍及於馬賽克發出柔和的光澤,光的圈套柔和的促進越過時間,如同每個小片的玻璃緩慢的曝光分解達到它特有的少許半透明的古色,附加這溫和的色澤是一種微光質地的特性是由刻面玻璃導致,那些面形成像打碎的鏡子,像玻璃般和皺紋的深度是如同反射的斑點雜亂的擴大,與我們每一步驟出現與未出現、進展與後退、明亮與模糊、滑動與流動,置放閃爍的面在清澈面的火裡。於文藝復興濫觴地佛羅倫斯中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十二、十三世紀設計者想像大教堂的窗總是以最壯麗的薄膜,大教堂的彩繪玻璃是那樣充滿生氣,鮮明的就像是寶石的喜悅沉浸在他們一身的光裡。當貴重的寶石和密集的水晶塊體,裡面的光被過濾及裝飾了,玻璃藉著內部不規則的氣泡,就像金屬表面的腐蝕、重擊、裂隙、機理和氣泡及表面上的塗料和古色的污垢和風化,隨著時間流逝,它已被漸漸上了顏色。在St. Denis,易被接受的要求玻璃要有實際的磨光和內加融化的藍寶石,去創造格外清澈的藍,當這些材料自身不是半透明的,它也許就可在玻璃上去增加創造渾濁的效果。縮樣場面似乎在深層裡和薄片塑造一混合薄霧的光影和色彩氣氛,我們的視覺穿越過極小的光世界,以前漂浮小捆和更多不透明的殘骸游移在易變的顏色,僅滲透不調和的雲是微黑的物體和目眩在最輕飄的地區,乾淨與淡的翠綠色之未完成部分供給活耀的火花,小的閃耀火花激起了太陽,當主要的補強料形成一黑色腳手架,那是兩者一奇異地過度網和一遠的格子窗。暖色和冷色推動和精神上的煉冶一密集的彩色透視圖。優雅的藍區是部分合起來在精緻的地區之外,轉一個冷淡地捲進一抖動顫音是交融符號的光。因為每一扇窗是用寶石鑲嵌點綴的一獨立群,一些明亮嵌板跳進前景,雖然林偕同一悶燒給予窗不同緊張局勢和溫度相對在一起,如此他們打破自由牆面和徘徊空間中,我們感覺到能在視覺上滲入,幾乎介入這些透明的深度。現今的教堂大部份以光白或暗黑作為宗教的精神象徵,如 Alvar Aalto 在義大利所設計的 Chiesa di Riola 之光白教堂,將光的均質性造成無差異,有如在此每個人都無差異,皆均等;而 Giovanni 所做的 La Chiesa Dell’Autostrada Del Sole 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城旁,內部空間以較暗的屬性來構成,由頂上隙縫撒下微光於稱起的柱頭,有如神將天撥開而光撒下於大地上,雖然光白與暗黑教堂以光之形式不同,但所傳達的意義是頗同的。

質 與 色
拜占庭的馬賽克的玻璃被添加了金黃色的光之暗語。在聖馬可王宮裡的牆面與圓拱屋頂的光澤甚至比純金屬更華麗,幾乎顯露著像被切開的黃金般。金色的面被懸掛在玻璃薄膜之間,首先夾在內部赤熱的薄板被混合在一起,然後,之後切入小型的方形廣場的小方塊石。薄的玻璃外層可消除淺薄和中性本質的面之反射,這適用於大多數磨光的金屬,而且它的透明層次扮演著像蠟般外表面的薄膜,不僅可容納直接發射的光,且引起光射漸漸的遍及於馬賽克發出柔和的光澤,光的圈套柔和的促進越過時間,如同每個小片的玻璃緩慢的曝光分解達到它特有的少許半透明的古色,附加這溫和的色澤是一種微光質地的特性是由刻面玻璃導致,那些面形成像打碎的鏡子,像玻璃般和皺紋的深度是如同反射的斑點雜亂的擴大,與我們每一步驟出現與未出現、進展與後退、明亮與模糊、滑動與流動,置放閃爍的面在清澈面的火裡。

Amalienburg
然而不像純粹的鏡面抹剎了它自身的本質,例如:Amalienburg宮殿鏡面的牆是厚實的,它反射凝結聚集的光就像山裡的湖泊般,藉著冰雪的斑點、樹葉、草地和風吹動的波紋,它的表面是會發光的。銀青色的“鏡廳”是由Curillies所設計的,它藉由對面的鏡牆所連接,光的影像前後的反彈搖擺穿過無止境的交替和漸漸扭曲,將每片牆以協調發光的窗和閃耀銀色灰泥牆混和了,那是如此雕刻富麗的,它發亮和蝕刻混著黑色的光影,它的量體變的是可觸知的,像結冰的水池和會跳動的水銀般,Mondrianesque集合了小鏡面,以少許不同的組合增進在被單裡反映方形,他們的網狀物隱蔽的接縫是藉由抬起細長條的相同似玻璃的物質。如此每個光滑的面實際上是銀白的地帶,閃光和幽暗持有明亮的影像,有點歪斜、折斷、被擾亂,不是意味著從其他牆流放出來。在下與趕上那真實寫照開創鍍銀裝有橫支架固著於牆上的窄長小檯桌和凳子是華麗的。鏡面邊緣的材料和上面平滑的摺皺是磨光濃密造型的花環,給了金屬板光,幾乎是有了立體的深度。

Colored Glass
半透明的薄膜將光擴散凝結成水珠。十二、十三世紀設計者想像大教堂的窗總是以最壯麗的薄膜,特別是Chartres 大教堂的彩繪玻璃是那樣充滿生氣,鮮明的就像是寶石的喜悅沉浸在他們一身的光裡。彩色的各片是以非常豐富的色彩構造,最能引人注目的是那全部以深藍和紅色混成排成的的淡紅、紫羅蘭的弦、與玻璃還在混合時,金屬氧化物和其他組成的部分幫助了熔化混成,創造了更豐富且根深蒂固的顏色,而像銀白氯化物和銅色的染色劑,能被選擇是用塗抹或用刮的方式,顯現出黃色和紅寶石色的深層。當貴重的寶石和密集的水晶塊體,裡面的光被過濾及裝飾了,玻璃藉著內部不規則的氣泡,就像金屬表面的腐蝕、重擊、裂隙、機理和氣泡及表面上的塗料和古色的污垢和風化,隨著時間流逝,它已被漸漸上了顏色。在St. Denis,易被接受的要求玻璃要有實際的磨光和內加融化的藍寶石,去創造格外清澈的藍,如同Chartres 大教堂般,當這些材料自身不是半透明的,它也許就可在玻璃上去增加創造渾濁的效果。縮樣場面似乎在深層裡和薄片塑造一混合薄霧的光影和色彩氣氛,我們的視覺穿越過極小的光世界,以前漂浮小捆和更多不透明的殘骸游移在易變的顏色,僅滲透不調和的雲是微黑的物體和目眩在最輕飄的地區,乾淨與淡的翠綠色之未完成部分供給活耀的火花,小的閃耀火花激起了太陽,當主要的補強料形成一黑色腳手架,那是兩者一奇異地過度網和一遠的格子窗。暖色和冷色推動和精神上的煉冶一密集的彩色透視圖。優雅的藍區是部分合起來在精緻的地區之外,轉一個冷淡地捲進一抖動顫音是交融符號的光。因為每一扇窗是用寶石鑲嵌點綴的一獨立群,一些明亮嵌板跳進前景,雖然林偕同一悶燒給予窗不同緊張局勢和溫度相對在一起,如此他們打破自由牆面和徘徊空間中,我們感覺到能在視覺上滲入,幾乎介入這些透明的深度。(談其 義大利之譯文)

拮抗之地對於人的孕育成持續奔馳的野性

1. 風土對於人的孕育:
風土民情是對於一場所有這絕大部分的影響,而對西班牙此國度的巴塞隆納市所受地中海孕育的程度極為濃厚,在此不但有一股深沉的能量,且還蘊含著某種有機的生命力,這更有其高第 ( Antonio Gaudi ) 作為代表。而城市似乎不想只把自己只是有高第的影子,故於 Marina 大道之端便可見似乎由地中海來了一尾未成形的銅魚,在夕陽餘暉時,它將展現自身的光芒散發於巴賽隆納的海岸。聖家堂不僅至今日生命還持續綿延,而有機且自然之生命的律動,呈現非幾何線性之「反哥德」手法,部分與全體間爭艷,彼此的秩序似乎是相互作用與矛盾的邏輯;然而,其中思考的深度是無法在當下訴說完全,看似只能待時間與有心人來檢驗了!

2. 持續奔馳的野性:
似乎人類的生活是為生存創造其居所-構築……………這物件或場所必然因風土之差異有其不同,但因今日消費環境也歩歩導致個人對居所的價值已漸成商品同類。就再觀賞一幅畫時,因觀看者角色不盡相同,也會有不同的詮釋,然而,你會用什麼來角度來探索呢?通常在其中都會表現出其作者的意圖與想法等價值觀,往往也詮釋其所要反映的社會現象或批判……….這樣的呈現是否於空間的領域也有類是的出發點,而是相對於場所有其差異。

3. 拮抗之地 :
而在西班牙這個國度中有些城市是有如異種共存的狀態,因此半島南部是基督文明與回教文明兩異質文化鬥爭的邊緣,但還是有可能共生存且產生一股非凡的力量,以格拉那達為起點,不僅只有基督教和依斯蘭教,相同的也是自然與幾何相互抗衡、重疊、融合的所在(其吸收不同極端的元素)。


對Ando來說,建築,便是建立在社會與業主之間的平衡之上;而建築師似乎會為求生存而將情感表現的部分壓抑抹殺的傾向;一個十全完美的案子,不僅要有著環境的呼應其設計師的概念與手法等詮釋,在社會檢證與業主需求下,將其構建物完成,是否在對於大環境或使用者是真完成呢?於首章「順化古城」中所提到的『完成之美』,於在巴塞隆納(聖家堂)中,其時間與想像的充斥便使其更加成美;若安藤「光之教會」的屋頂未呈現的話,光與上帝間的距離是否更難以估計呢!(談至 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_西班牙)